浙江一農婦,用了幾十年的「搓衣板」,有一天竟然吸引來了考古專家,
并且要求她將物品上交,之后更是上演了專家和農婦,互相搶奪「搓衣板」的搞笑畫面。
這塊「搓衣板」,究竟是何來歷呢?「搶奪」大戲又是怎樣的結果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
圣旨石碑
搓衣板變文物
浙江一個小山村外面,有一條河流,這個村子里的人,經常一起來這里洗衣服。
這天,正當大家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突然有一群人來到了河邊,開口就說,想找一位姓劉的農婦。
劉大媽聽到有人找自己,就站起了身,可是眼前的人穿著都十分考究,而且非常的嚴肅。
村子里的人都沒怎麼出去過,在這樣一群人眼前,劉大媽不免有些露怯。
就是在這樣一個場景下,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這群人向劉大媽提出,想看一看她的 搓衣板。
村婦們頓時都有點懵了,尤其是劉大媽,自己用了幾十年的搓衣板,怎麼會吸引來這麼多人啊?
搓衣板
其實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劉大媽的搓衣板,和其他人的都有點不一樣,
她并不是從市面上買來的嚴格意義上的搓衣板,而是從山里撿回來的一塊石板,
因為石板上刻著幾行字,劉大媽也不認識,就拿來當做搓衣板用了。
而這群來到村子里,想要看一看劉大媽搓衣板的人,也并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 浙江省文物局的專家。
在仔細觀察這塊搓衣板的過程中,專家們臉上的表情可是十分豐富的,看完后,他們已經是非常震驚了。
石板
接下來,有位專家竟然說了一句: 「你們的膽子也太大了!」,
更是讓劉大媽拿搓衣板的手都顫抖了, 難道自己用了幾十年的,這塊搓衣板,是什麼不詳的東西嗎?
專家見自己的話,好像有點嚇到村民了,于是趕快補充道:「這可不是普通的石塊,它是一道圣旨。」
還沒有等所有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專家就向劉大媽提出,希望她能夠把這塊石碑圣旨上交。
這話一說,可把劉大媽急起來了,自己家用了幾十年的東西,怎麼能給出去呢?
于是專家就開始給她講道理,河邊就出現了,專家和劉大媽,互相搶奪一塊搓衣板,這樣的搞笑畫面。
圣旨
一塊石頭,怎麼會怎麼成圣旨呢?專家又怎麼會知道,劉大媽的手中,有這樣一塊石頭的?
這就要說到,當初劉大媽剛撿到這塊石頭,因為長得太奇特了,村子里的人還都圍觀過。
好巧不巧,前一段時間,村長在新聞中看到,有一位老農家中的一塊石頭,居然被文物專家,鑒定為是圣旨。
村長聯想到了劉大媽的石塊,于是便聯系了當地的文物局, 沒想到在專家鑒定后,
這塊被用了幾十年的「搓衣板」,竟然真的是文物,還是一道清朝圣旨。
可是圣旨怎麼會,被記錄在一塊石頭上呢?劉大媽最后又是否把文物上交了呢 ?
文物局
石碑圣旨
盡管專家說了很多,但是劉大媽卻堅持認為,這個東西是屬于自己的,她還是不同意將「搓衣板」上交。
面對這樣的情況,專家們也很無奈,最后只好和劉大媽協商,借給他們一段時間,
將圣旨里的內容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對歷史研究有用的東西。
最終,專家們借到了圣旨,帶回了文物館。在經過專家仔細的研究之后,
終于將圣旨上的內容,翻譯了出來。
原來這是清朝的光緒皇帝所頒布,圣旨的主人是一位,叫做林修的御廚。
因為林修做的飯十分好吃,在一次飯后,光緒皇帝就特地,寫了這麼一封表揚信,來贊美林修的廚藝。
光緒皇帝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都會奇怪,歷史資料和影視劇中的圣旨,
明明是寫在黃綢上的啊, 為什麼光緒皇帝,賞賜給林修的,是寫在石塊上面的呢?
其實一開始,林修得到的,也是一塊黃綢,但是在古時候,得到皇帝賞賜的圣旨,那可是天大的榮耀。
于是林修就做出了這樣一個舉動,將圣旨上面的內容,寫到了一塊石頭上,
然后找人送回了自己的家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光宗耀祖的形式。
如此一塊圣旨放回家中,也必然是要被供起來的,可是為什麼,
它會孤零零地出現在山上,還被劉大媽撿到,被當成「搓衣板」,用了幾十年呢?
也許劉大媽所在村子,就是林修的老家吧,也許是因為後來的戰亂,
林修的后人在四處奔波時,丟棄在山上的,至于真相是什麼,我們大概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圣旨石碑
在專家們將這塊圣旨的來歷,研究清楚了之后,也向劉大媽講述了。
他們原本以為劉大媽在聽完之后,會改變想法,選擇將文物上交。
其實在劉大媽聽完故事之后,也真的對這塊圣旨重視了起來,
但她想的卻不是上交,而是這麼有意義的東西,可不能再被用來當搓衣板洗衣服了。
劉大媽拒絕上交文物,反而是自己將石碑圣旨清理干凈,放在家中供了起來。
他有一塊光緒皇帝寫的圣旨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有許多慕名而來的人,都是特地去劉大媽家看到。
因為歷史上的光緒皇帝,其實手中的權力并不多,由著他自己的心意,頒布的圣旨,寥寥無幾。
一個皇帝,怎麼會如此的卑微呢?
影視劇中的光緒皇帝
光緒與慈禧
很多人都喜歡看清朝的宮斗劇,但它們講述的,大都是 康熙、雍正、乾隆的故事,
而關于光緒的故事,幾乎是沒有。但是只要提起 慈禧,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吧?
而光緒皇帝,就是慈禧親妹妹的孩子。
光緒皇帝,是大清王朝的第9個皇帝,但是登基的時候,他的實際年齡還很小,
根本就沒辦法掌握朝政,處理重要的事情。
于是,慈禧太后和他的妹妹慈安一起,開始了長達多年的垂簾聽政。
六年后,慈安去世, 整個朝政大權,看似是被光緒所掌控的,其實背地里全部都在慈禧的手中。
所有的大事安排,光緒都要聽從慈禧的安排,再下達命令,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
影視劇中的康熙
皇帝的年齡太小,可以由母親代為垂簾聽政,這在清朝之前的歷史上,也發生過,
所以清朝也有專門的規定,在幼小的皇帝,成長到一定的年齡之后,
太后就得將權力全部歸還。慈禧也是很有心機的一個人,不然不可能在歷史上,
畫下那麼濃墨重彩的一筆,眼看著光緒已經到親政的年齡了,她將手中的權力,全部歸還了。
如果你相信了她,那就是被她騙了。 只要掌握過大權的人,又怎麼會舍得再讓出去呢?
尤其是慈禧,她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慈禧在所有文物大臣的面前,將朝政大權,
全部歸還給了光緒,但是其實在私底下,卻并不是這樣的。
慈禧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光緒也算是慈禧養大的,而且按照清朝的規矩,慈禧就是光緒的母親。
在慈禧表面放權之后,很多事情還是會詢問光緒,你看他們是在討論,
但慈禧會利用母子這一層身份,用各種方式逼迫光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
如果光緒有一句辯論,那麼慈禧就會說,光緒皇帝長大了,就不孝順母親了之類的。
古人對于孝心看的是很重要的,所以光緒依舊做著一個傀儡,只不過從表面上的,成為了私底下的。
慈禧和光緒
慈禧要是真的好厲害,那也不會被后人罵這麼多年了。
著名的 甲午中日戰爭,光緒皇帝當時的想法就是全力迎戰,將侵略者打出去。
其實不論是誰,只要是有點血性,有點愛國情懷,應該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但是當這個想法,被慈禧知道之后,卻就此夭折了,隨后戰敗,還簽訂了《馬關條約》。
之后,為了挽救自己的國家,光緒還做了很多的努力,他積極地主持變法,
就是著名的 戊戌變法,這次慈禧并沒有反對。
甲午中日戰爭
原本以為變法可以成功,但是誰知, 慈禧雖然沒有阻止,卻在變法實行的過程中,
施加了很多的壓力,僅僅是因為變法觸及到了她的利益。
最終戊戌變法失敗了,很多為了國家能夠走出困境,心中懷有一腔熱血的有志青年,
都因此犧牲了,他們到死都沒有看到,自己的國家變得富強起來。
而光緒皇帝,也從此被慈禧軟禁了起來。
我們的國家,如今已經是國泰民安,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在享受一切的同時,也一定要正視歷史、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