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開始,每年9月末,美國肯塔基州都會舉辦一場吃貨盛會——世界雞肉節。
節日期間,主辦方會提供至少12萬份炸雞,吸引了全世界無數吃貨。
一年一度的吃雞盛會,最初是為了紀念「炸雞大王」哈蘭·山德士上校(Colonel Harland Sanders)。
或許喊他「肯德基爺爺」,你會更熟悉。
以山德士形象設計的肯德基LOGO,是全世界最易識別的品牌標誌之一。
山德士也因此成為一個美國傳奇式人物。
可少有人知,這位風靡全球的「炸雞大王」,其實是一個大半生都過得悲催、失敗的「倒楣蛋」。
1890年,哈蘭·山德士出生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一個農場裡。
他5歲喪父,母親為了養活三個孩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大多數時間都不在家。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作為長子的哈蘭·山德士便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為了安頓好家人的一日三餐,山德士7歲時,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廚師」。
他會做十幾種菜式,對于雞肉、牛肉的烹飪尤其拿手。
10歲本該是一個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山德士卻已經開始在農場裡做各種雜活兒,貼補家用。
可山德士並沒有因此心生怨懟:
「我感謝媽媽將責任和動力帶給了我,迫使我快快長大成為一個堅強、獨立的人,我的一生都獲益匪淺。」
別看LOGO上的「肯德基爺爺」總是一副笑瞇瞇、和藹可親的樣子,年少的哈蘭·山德士其實脾氣火爆、個性固執。
12歲時媽媽再婚,山德士和繼父相處得很不愉快;上完六年級以後,他索性離家出走,獨自漂泊。
他輾轉各個州,當過農夫、卡車司機、售票員,也做過鐵匠學徒、煤炭工人等工作;
每個月只有15美元不到的微薄薪資,勉強足夠養活自己。
19歲時,山德士白天在伊利諾州的鐵路上當消防員,晚上通過函授課程自學法律。
好不容易通過了法律考試,在阿肯色州成為了一名律師,但不久他就因在法庭上和自己的委託人發生爭吵,結束了律師生涯。
之後,他回到了故鄉印第安那州,找到了一份保險銷售員的工作,結果也因為不服從上司被解雇。
火爆的脾氣,給山德士的人生增添了不少麻煩;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給別人打工,30歲時,山德士開始了創業之路。
山德士的家鄉印第安那州與肯塔基州隔著俄亥俄河遙遙相望,兩岸的交通十分不便。
他從中嗅到了商機,創辦了一家渡輪公司。
創業嘛,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山德士搶佔了地利,但天時卻沒有向著他......
剛嘗到創業甜頭不久的山德士便受到了打擊:俄亥俄河上建橋了。
渡輪公司生意大幅下跌,很快就瀕臨破產。
但山德士並沒有氣餒。
他賣掉了渡輪公司的股份,開始了第二次創業——與人合夥開辦一家電石燈公司。
然而這時,美國推廣農村電氣計畫,電燈的普及宣佈他的第二次創業也失敗了。
1927年,山德士接手了一家加油站,結果沒兩年就遇到了「經濟危機」。
他的加油站被迫關閉,「倒楣之神」仿佛纏上了山德士。
此時,他已經40歲,除了失敗一無所有。
人生無常,只有不斷向前走,才有遇見轉機的可能。
很快,不認輸的哈蘭·山德士就在肯塔基州開了第二家加油站;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想方設法做些「副業」增加額外收入。
于是他在加油站旁邊開了一家小咖啡廳,為往來的旅客提供各種餐點:咖啡、炸雞、火腿、牛排,等等。
出乎意料的是,山德士咖啡廳的炸雞非常受歡迎。
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很多人來這兒並不是為了加油,而是專門吃炸雞。
1935年,肯塔基州州長將該州「榮譽上校」稱號頒給了山德士,以此來表彰他對于美食的貢獻。
這是當地居民能獲得的最高榮譽稱號。
兜兜轉轉半生,山德士上校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事業方向——炸雞。
隨後9年裡,他不斷研究升級口味,嘗試了無數種搭配,創造了一個「炸雞配方」。
但很快,他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在餐廳生意火爆的時候,炸雞製作的速度完全滿足不了顧客需求。
他經過百般尋找,終于發現一款特殊的高壓鍋,將炸雞的製作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15分鐘。
由于生意火爆,他乾脆拆除加油泵,將原先的小咖啡廳升級為可容納上百人的大餐館。
他還買下了旁邊的「汽車旅館」。
人生中第一次,山德士品嘗到了成功的滋味,一切仿佛「時來運轉」了。
可一場大火,將「山德士餐廳」化為灰燼;同時又因二戰的影響,他的汽車旅館也被迫關門;
就這樣,山德士的事業再次歸零。
1952年,山德士的朋友皮特·哈曼跟他約定,每賣出一份炸雞,山德士就能獲得4美分「肯塔基炸雞」的分紅。
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就此誕生,生意十分火爆。
看到這裡,或許大家以為已經結局了。
誰能想到4年後,一條新修的高速公路要穿過這家餐廳,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就這麼關門了。
這一年的山德士上校,已經66歲高齡,每個月靠政府發放的105美元救濟金生活。
66歲,是大多數人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紀,但對于哈蘭·山德士來說,故事還遠未結束。
66歲的哈蘭·山德士帶著自己的「全部家當」再次上路:一人一車,一隻雞一高壓鍋。
他開著車輾轉每家餐廳,給餐廳老闆們試吃自己的樣品。
累了,就在車後座上睡;被拒絕,就繼續去下一家,如此往復迴圈。
在聽到第一聲「yes」前,他足足被拒絕了1009次。
緊接著,第二家、第三家......到1963年,「肯塔基炸雞」已經擁有了600多家出售點。
這時山德士已經73歲了,他沒那麼多的時間、精力管理自己的生意。
他把炸雞配方賣給了投資者,條件就是新東家必須嚴格按照他的秘密食譜來製作炸雞。
可就在不久之後,他發現新東家並沒有遵守約定,為了謀取更多利益,他們犧牲了炸雞的質量。
暴脾氣的哈蘭·山德士,一紙狀書將該公司告上了法庭:
「簡單、快速的方法或許有利于眼前的利益;但是從長遠來說,只有堅持困難的做法,未來才會變得更加容易。」
最終雙方和解,公司的高管們都來聽他上課,聽他講解炸雞的製作。
山德士上校被聘為肯德基的形象大使,此後20年間,他在公共場合再也沒有改變過裝束:
白鬍子、白頭髮、白西裝,和他標誌性的領結。
年事已高的山德士沒有停下來,每年都會旅行25萬英里訪問各地的肯德基門店。
直到1980年,90歲的他因白血病去世。
這不是一個天才廚師變成「一代雞王」的故事,也沒有多少幸運的成分。
哈蘭·山德士的大半輩子,都在倒楣和失敗中度過。
但在他看來,命運變幻莫測,你真正要做的只有兩件事:
盡自己所能,做能做之事。